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局一度失控,结果为平局收场,德国导弹战局一度失控,结果为平局收场的早期使用虽然没有起到影响战局胜败的作用,但却大大刺激了战后导弹武器的发展。战后许多国家争相研制这类武器,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更开始了多种导弹武器的研制。“麻雀”最初编号为KAS-I,到1947年9月编号改为AAM-2,并开始有“麻雀”代号,1948年美军实行新式编号制度后又改为AIM-7。1948年第一种无动力的“麻雀”原型弹进行飞行测试,不料一测就是10年。直到1959年,第一种AIM-7“麻雀”A型空空导弹才装备美空军战斗机。由于采用无线电制导,这种导弹的命中率并不高。后来AIM-7发展了“麻雀”B、C、D、E等型别,其发展任务也改由雷锡恩公司接替。
该型导弹在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航空兵中广泛装备,同时也作为外销武器被多个北约盟国空军/海军航空兵采用。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麻雀导弹及其后来的各种改进型号长期作为西方盟国的主力空战兵器在战争中被广泛使用。
不过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与战机制导雷达不匹配,它一度遭到各国飞行员拒用。有一次,伊朗国王巴列维问本国空军参谋长麻雀空空导弹表现如何,这位参谋长回答说战局一度失控,结果为平局收场:“陛下,我的飞行员宁可在空战中向敌人战斗机扔石头,也不愿意使用‘麻雀’导弹。”该导弹在越战中也被广泛使用,然而最初其战场表现也令人失望。其中原因很多:导弹的零部件在热带环境下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导弹可靠性受到影响;战斗机飞行员使用超视距导弹的训练不足,导致空战中运用技术不熟练;空战中导弹使用受到很多条令限制,例如必须要视线内确认攻击目标为敌机后才能发射导弹,这实际上等同于禁止超视距空战了。
最为悲剧的是它还曾在与解放军的空战中落过自己的飞机。那是1965年深陷越战“泥潭”的美军开始对越南北部地区进行大规模高强度轰炸,空袭范围一度扩大到中越边境。在空袭期间,美军经常采用“打擦边球”的方式对我国领空进行侵略,对于美军这种擦边越界的挑衅行为,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坚决打击,毫不手软。
1965年4月9日8点,我军警戒雷达在海南省榆林市正南110公里处,发现4架从美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的F-4B战斗机,正朝我领海线内飞来。我方飞行员4架歼-5战斗机迅速升空,在1.3万米的高空与美军F-4B编队遭遇。但我方飞行员本着不开第一枪对其进行了驱赶。在纠缠时美军三号机突然迫近我方一战机后方,我方战机飞行员凭借飞机技术迅速占领战位,一面瞄准,一面请示攻击。这个时候美军的四号机旋风般逼近,并连续施放2枚麻雀导弹妄图支援;但由于我方战机侧身急转避开,这2枚导弹并没有击中,却弄巧成拙命中了冲在前面的美军三号机。该机立即起火,坠落在海南岛莺歌海地区。
当天我方该部的战斗日志上写道:美国飞机在中国海南岛上空,施放麻雀导弹,击中美国F—4B战斗机一架。此战我军未发一枪一弹,无一伤亡,却使美机击落了自己的同伴,创造了我军空战史上以劣胜优的一大奇迹。